巧合的是,就在美拍发布《致歉信》当天,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就下发特急文件《关于进一步规范网络视听节目传播秩序的通知》。
通知要求,所有节目网站不得制作、传播歪曲、恶搞、丑化经典文艺作品的节目,不得擅自对经典文艺作品、广播影视节目、网络原创视听节目作重新剪辑、重新配音、重配字幕,不得截取若干节目片段拼接成新节目播出,不得传播编辑后篡改原意产生歧义的作品节目片段。
这是监管再一次向短视频行业下手,而且目的来得更加明确,剑指各种鬼畜、恶搞、丑化的视频。《通知》下达之后,微博连夜发布公告,对涉及违规的436个账号进行关闭处理;美拍则全面暂停更新,二者如此同步,显然也与《通知》的发布有关。
事实上,这并不是美拍第一次被约谈整改。早在2017年,美拍就因为直播内容被主管部门约谈,并被要求整改;这一次,美拍再次被约谈,原因却从“直播”变成了“短视频”,而且力度更大、范围更广。
从年初抖音、火山小视频冠名卫视春晚节目却遭到撤换的事件开始,监管的台风已经在短视频行业刮了起来。随着短视频逐渐成为新的流量阵地,低俗、侵权内容等也随之而来,泥沙俱下的短视频行业一度遭受诟病。
那么,内容究竟该如何管理?如何明确短视频平台的界限?随着监管力度的加大,平台无疑必须加强自查、自我净化,承担起相应的监管责任。
就拿最近闹得纷纷扬扬的“抖音快手成假货橱窗”事件来说,媒体纷纷爆料抖音、快手两大短视频平台上出现了大量的制作假货的视频,有一些还获得了官方推荐。
在舆论压力下,快手、抖音官方很快给予回应,表示将严肃处理,绝不姑息。
缺乏“管教”、长期以来野蛮生长的短视频行业要真正去除糟粕,并非易事。当三大短视频巨头齐齐被点名——美拍停更,快手、抖音被推至风口浪尖,看似会让短视频行业元气大伤,令人深感“凛冬已至”,但风过之后,将会留下真正的精华,对于行业的长期发展自然是好事。
只不过,五天过去了,依然“静悄悄”的美拍,是否能撑得过这阵台风?
逐渐掉队的美拍
美拍上线于2014年,是早期的短视频选手,可以说是最先混得风生水起的短视频平台。即使在2017年,前有快手领跑、后有抖音崛起,美拍依然能够牢牢占据一席之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