而台钓短杆则跟普通台钓玩法一样,只是钩距比普通的要大些,7号以上伊豆钩或丸世钩。上饵要比上面大炮杆要小些,花生米到红枣大小均可,一钩上饵或两钩上饵都行。一般是鱼没进窝前用双饵,进窝后用单饵。
对于用钩,也有人建议用再小一点儿的钩,不过本人觉得,钩太小脱钩的机率还是要大得多,因为有时候是挂在鱼身上的,特别是台钩短杆。因此,本人觉得,在兼顾鱼的吸食和脱钩两方面来说,还是稍大点妥当。
再就是线、漂的区别,大炮自然用线粗些,主线不低于3。5号,子线用大力马1。5号。而台钩短杆主线不低于2。5号,子线用大力马0。8号。其实,这都是为保护鱼杆考虑,你要是杆子足够结实,那线再粗点也无妨。因为,鲢子不象鲤鲫那要鬼精多疑,线粗点对钓鱼效果影响不大。但你要怕跑鱼,线尽量还是粗些好,不过要是把杆子拉断了,可不要怨我没说清楚。子线用大力马主要是它软些,便于鱼吸入口。
三、再说说用料
一开始,我也是自己做,但后来除了诱饵,钓饵都是买商品料了。因为,目前市场上商品料有许多种牌子的,效果都是可以的。用着干净省事,免去了许多做料的麻烦,用多少和多少,也不浪费。一般短杆钓一整天,一包两包足矣,几块钱完事。长杆用料多些,要用到4——8包不等。有人说商品料不经济,可没算算,一条大胖头值多少钱呀?至于哪种料好?我只能说各种牌子的料效果都是不错的,各有特色。
一般大炮杆钓要选用那些耐泡的,料也要和得软硬合度,不然在水中化得大快,你只顾换饵去了,累是其一,也影响钓鱼效果。台钓短杆就不存在这个问题了,可以说,所有的商品钓鲢料都可以。要通过实践,看看哪种更适合当地水域使用。在此不便点名哪个牌子的怎么怎么样,免有广告之嫌。
对于钓深,目前虽有不少说法,但总的来说一般是钓1.5米左右。水肥的,钓1.0米也行;但水瘦的,比如水的透明度在2米以上的水,那绝对要钓得深一点,特别是在台钓短杆情况下。一般在大中型水库都是钓1.5——4.5米之间。而在施化肥的水库钓1.0米就行。再就是天晴天阴情况也略有不同,阴天可以钓浅些,晴天就钓深些。而深秋的阴冷有风的天气也要钓得深些,而晴好天气的午后表面水温高就要钓得浅些。总之,钓深是需要根据情况灵活调整的,不要死钓一个深度。要记着,如果长时间不上鱼,而窝子又有鱼星,那就要调整一下钓深了。
关于调漂,对台钓短杆,可用长尾深水台钓漂,调漂方法有许多,我习惯带饵调漂。一般是带一饵半水调两目,因为是浮钓,这当然也是钓目了。用深水漂主要是为了增加铅重,便于抛投;再就是钩饵可以快速到位,提高中钩率。对大炮长杆,用有足够浮力的传统漂就可以,漂头粗,便于远距观漂。
四、说说漂相
总结这几年钓鲢鳙的观漂经验,觉得有三种漂相是最典型的:
1)猛然下顿
猛然下顿一目或不到一目,这是钓鲢中最常见的一种漂相。可能在不同的地方或天气季节里这种下顿的幅度有所不同,但顿的感觉是一样的,要全神惯注抓这种顿口。
2)黑漂
这种漂相在鱼食欲旺盛情况下比较多见。
3)漂出现小动作的一上一下浮动
漂在水中一上一下,动作较小,反复出现两次,就要果断提杆。
4)其它
如异常的上升或抖动,或在漂下降过程中的停顿等,都要果断提杆。对于长杆大炮来说,一般出现头两种情况才提杆。后面几种漂相有可能是杂鱼闹钩,可置之不理。对于如何区别是鲢鱼吃口和小杂鱼闹钩的漂相,这就需要钓鱼人的实践和功夫了。一般只要提上几杆,看是否上鱼,心中自然有数。
对于台钓短杆来讲,勤抛杆是钓鲢制胜的法宝。一般是15秒到30秒一杆。目的就在于形成一个大的雾化团,这样才能尽快把鱼群引来。如果半天不动一杆,那效果可想而知。当然,要考虑你的上饵大小和饲料雾化快慢情况,如果上饵团大,因为其雾化时间相对长些,就可以频率低些。
钓鲢鳙季节一般在5月中旬到10月中旬,夏季的高温季节是钓鲢的黄金季节。一天之中,上午8点到下午4点是摄食高峰。所以钓鲢免不了要受热,要注意带足饮水、墨镜和伞帽等。当然,其它季节也可以上鱼,只不过鱼摄食不是旺季,钓效要差许多罢了。曾经我在大雪节的前一天,还用14米的长手杆钓获过一条大鳙鱼。可怜一天只有这一口,出现在下午三点四十分。天冷时节与夏秋季的吃口真的是天壤之别。
鲢鱼中钩后,并不立刻发力冲逃,往往是随着杆子上提,它发觉不妙才奋力冲窜。并且发力生猛,大鱼尤其如此。这也正是众多鱼鹰为之着迷之处。台钓短杆起一条大胖头,会让人溜得胳膊发酸,回味无穷。鲢鱼是集群活动的,鱼群进窝,往往可连钓连上。因此,要有意尽快领鱼静静出窝再慢慢溜鱼。不然,搅了窝子,半天恢复不了,那只有望漂空等了。
五、最后说用竿问题
是选用10米以上长杆钓好,还是选用6.3米以下的短杆台钓好。我觉得这是个个人喜好和钓鱼用杆习惯的问题。但从钓鱼人年龄上来选择的话,本人以为短杆更适合年青人,而上年岁的人还是用长杆适宜。
因为,上了年岁眼睛看细标已经吃力,反应也迟缓,顿口不好逮呀。再着,频繁地抛杆,体力也跟不上。而长杆上一个鸡蛋大小的饵团,可以至少管上十五分钟左右。这中间,杆子是架在杆撑子上的,再用上懒汉架,双手也解放了,你就坐一边看漂子就行了,免去了频频抛杆之苦,相对省事了许多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